您的筛选条件如下,共找到140条记录
-
机 构不限
-
作 者不限
-
学 科不限
-
类 型
-
年 代不限
类型 | 标题 | 作者/编者 | 机构 | 日期 | 下载量 | 浏览量 |
---|---|---|---|---|---|---|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真的支持全球化吗?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真的支持全球化吗?
中国最近召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由该倡议所引发的令人不安的评论正在消失。俄罗斯和印度担心中国在全球战略入侵它们的影响力领域。“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不会被认为是中国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对中国而言,全球化是有条件的,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也可能没有准备好接受。...
|
Douglas Bulloch著/范璐晶编译 | 不详 | 2017-06-12 | 0 | 663 | |
创新国际合作机制 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
创新国际合作机制 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
编辑部推荐意见:文章以创新“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为主线,提出构建一个专门性、长效性、标志性的国际合作机制,简称BRF机制,认为这是落实“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完善“一带一路”建设保障和支撑体系的客观需要,是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现实选择。作者指出,构建BRF机制是一项创新性国际法律实践,需要按照统筹谋划、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可以先将“领导人圆桌峰会”机制化,经过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一个以传承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为己任,兼具政策会商、行动协调以及争议解决功能的国际合...
|
李仁真 | 武汉大学 | 2017-06-12 | 0 | 552 | |
《边界与海洋研究》 | 武汉大学 | 2017-06-09 | 0 | 597 | ||
对向参与行为的处罚范围
对向参与行为的处罚范围
对向参与行为的可罚性问题,存在立法者意思说、实质说和并用说的学说分歧。并用说在根据共犯原理探讨对向参与行为实质可罚性的基础上,结合违法程度、法益均衡、比例原则等要求,限定对向参与行为的处罚范围,是较可取的立场。并用说不仅可以为对向犯个罪的限缩解释提供实质依据,而且可以类型化地审视对向参与行为的可罚范围,即对于片面对向犯,如果是具有行为扩散性的离心犯,可依据被害参与原理和共犯从属性特征,排除其必要之对向参与行为的可罚性;而对于非扩散性的向心犯,其对向参与行为,除属于被害参与类型,抑或参照刑法相关规...
|
王彦强 | 南京师范大学 | 2017-05-27 | 0 | 515 | |
未遂教唆不可罚的法教义学解释
未遂教唆不可罚的法教义学解释
未遂教唆是指教唆人出于使被教唆人的实行行为一开始就只能以未遂告终的意思而进行的教唆。未遂教唆不可罚的法教义学解释可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从教唆故意与一般故意的关系看,教唆故意是一般故意的具体化与特殊形式,我国刑法中教唆故意的内容不仅包括引起被教唆者的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而且包括由被教唆者行为所导致的法益侵害结果。二是从共同犯罪立法模式的角度,我国的共同犯罪立法模式属于统一制正犯立法模式,根据统一制正犯原理,教唆故意应当及于构成要件结果,未遂教唆是不可罚的。在被教唆者接受教唆且其实行行为引起了法益...
|
柳忠卫 | 山东大学 | 2017-05-27 | 0 | 609 | |
论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认定标准
论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认定标准
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认定必须回到法律要求与事实特征相结合的标准上来,即凡未经许可行使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或者直接破坏权利人对其作品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控制权,不论是初始提供行为还是后续提供行为,均可构成直接侵权行为。就直接侵权而言,服务器标准是判断是否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一项重要的操作性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
王艳芳 | 中国人民大学 | 2017-05-23 | 0 | 866 | |
程啸 | 清华大学 | 2017-05-23 | 0 | 515 | ||
《大清会典》与清代“典例”法律体系
《大清会典》与清代“典例”法律体系
清代史料中保存了大量《大清会典》颁行、查询、解释、修改、增补、恢复休眠条款、对违反行为进行惩处等方面的史料,足证《大清会典》是清代实际行用的根本法,在“典例”法律体系中处于重心和基准的地位,绝非具文。认为《大清会典》是史书、政书、行政法典、行政法与根本法合一、综合性法典汇编的观点,低估了《大清会典》在清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典例”法律体系取代“律令”法律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会典》是纲,律例是目,前者高于后者,后者从属于前者。康熙、雍正时期,《大清律》成为《会典》的组...
|
陈灵海 | 华东政法大学 | 2017-05-17 | 0 | 586 | |
贺剑 | 北京大学 | 2017-05-15 | 0 | 622 | ||
王建学 | 厦门大学 | 2017-05-12 | 0 | 604 | ||
“策略之争”抑或“理论之辩”?
“策略之争”抑或“理论之辩”?
21世纪初所发生的两次“民宪关系”之争是法学界颇为重要的学术景观。就第一次论争而言,由于民法学者和宪法学者各有相应的学术怀抱,致使其成为一场没有真正交锋的学术争鸣,所以,核心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由于第二次论争只是第一次论争的延续,因而迄今为止,在学术观点上并无提升和突破。为了使学术讨论富有针对性,也为了解决笼罩在民法典编纂中所面临的“宪法学难题”,迫切需要将宪法解释置于核心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平息”关于民法与宪法关系的诸多无谓争论,进而形成学术合力以保证民法典编纂成果的合宪性及与中国社会的契合...
|
韩秀义 | 辽宁师范大学 | 2017-05-12 | 0 | 646 | |
熊丙万 | 中国人民大学 | 2017-05-09 | 0 | 758 | ||
姓名与商标:路径及方法论之检讨
姓名与商标:路径及方法论之检讨
中国《商标法》第32条所谓在先权利,指被保护的民事权利、民事权益在商标注册之日前已由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且根据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规定,应予保护。这是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行再27号行政判决书的概括、抽象,但却失之于偏颇,未能整体把握民法各项制度及规则。判决书坚持的“稳定对应关系说”存在着缺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所主张的“唯一对应关系说”,在重名、笔名、译名、艺名并存的情况下,难以用以判断某特定姓名与某特定主体之间有无对应关系。构成侵害姓名权的要件之一是姓名权人积极地使用其...
|
崔建远 | 暨南大学 | 2017-05-09 | 0 | 381 | |
识别“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红利:“一带一路”倡议和可持续发展的互补性和协同性
识别“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红利:“一带一路”倡议和可持续发展的互补性和协同性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值得认真思考。当今,中国是一个越来越负责任的全球参与者,并且在积极支持、参与和制定《2030年议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毫无疑问,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程度将对整个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使得发展成果最大化的机会,但它必须确保其影响是积极的并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风险控制对“一带一路”倡议至关重要。...
|
Balazs Horvath著/范璐晶编译 | 不详 | 2017-05-09 | 0 | 681 | |
中国的新欧亚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境风险
中国的新欧亚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境风险
中国正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发展举措,承诺促进区域和次区域经济明显发展。然而,这一倡议将在整个欧亚大陆产生新的环境风险。同时,中国政府又在国内开展了“生态文明”的新政策范式,通过采用新的绿色技术和更高的环保标准,大力改善环境法规,减少污染,进行产业转型。但是,中国打算如何实现国内“绿色转型”的同时发展跨境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呢?...
|
Elena F. Tracy, et al.著/范璐晶编译 | 世界自然基金会 | 2017-04-27 | 2 | 643 | |
郭忠 | 西南政法大学 | 2017-04-25 | 0 | 596 | ||
合作行政背景下行政程序的变革与走向
合作行政背景下行政程序的变革与走向
合作行政背景下的行政程序是一种新的行政程序形态。协商民主、反思性法以及公私法融合为其提供了深厚的基础,此种行政程序可以在提升行政权力的民主正当性、行政行为的可接受性以及社会的稳定性中起到重要作用。具体而言,行政程序将朝着以下的方向变革:程序价值的兼容并包、主体结构的伙伴化、程序风格的交往理性化以及程序表达的论辩规则化。基于此,未来在制定统一的中国行政程序法时,在制度选择上需要强化对私人主体承担行政任务的程序规范,重视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协商式治理,注重合作式行政程序的设计与推广以及程序参与主体在协商...
|
喻少如 | 西南政法大学 | 2017-04-25 | 0 | 687 | |
网络时代微恐怖主义及其立法治理
网络时代微恐怖主义及其立法治理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微恐怖活动滋生蔓延,网络应用改变了微恐怖主义的活动形态,使微恐怖主义具有跨国延展性和灵活的组织性,成为当前恐怖活动的最新组织形态。在微恐怖活动形成的作用因素中,网络环境是其形成发展的主要温床,潜在恐怖活动人员中的重点人物是微恐怖活动的“大脑”。法律手段是应对网络时代微恐怖活动最重要力量,虽然现有立法已经对微恐怖活动形成的要素作出规制,但仍存在立法缺憾。要有效遏制网络时代的微恐怖活动,应当在协调反恐行政法与反恐刑法的基础上,对微恐怖活动的网络生存空间进行立法严控,从立法上...
|
皮勇、杨淼鑫 | 武汉大学 | 2017-04-25 | 0 | 594 | |
刑民对话视野下窃取虚拟财产刑事责任的认定
刑民对话视野下窃取虚拟财产刑事责任的认定
虚拟财产性质的界定是处理窃取虚拟财产刑事责任认定的关键,不能拘囿于刑法学界内部的研究,唯有采取刑法与民法对话的方法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民法学界因其具有一般财产的属性而将其认定为财产,其财产权是物权,作为物权的客体是一种无体物。在刑法学上,以民法学的研究为基础,以其无体物的形态认定为财物,纳入财产犯罪的保护范围,既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也不会与我国民法相冲突。以刑法保护虚拟财产不会导致金融秩序的破坏。不能因为虚拟财产数额的难以计算,便否定其财产性。窃取虚拟财产的,认定为盗窃罪更为妥当,而不宜以计算机...
|
李齐广 | 中国人民大学 | 2017-04-25 | 0 | 573 | |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探析-一种跨境次区域合作视角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探析-一种跨境次区域合作视角
从本质上看,中蒙俄经济走廊属于次区域经济合作范畴,目前处在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初期阶段。从次区域合作理论的视角看,中蒙俄跨境次区域合作将会是一个制度化和集中化水平低、合作议题广而灵活性较强的“弱机制化”合作。在尚缺乏次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情况下,中蒙俄经济走廊应率先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同时,在经济走廊建设进程中应充分发挥边境省份的主要推进作用和企业的功能性一体化作用,促成企业的聚集,使得边境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带。另外,鉴于中蒙俄三方合作缺乏足够扎实的民意基础,在经济走廊建设中,应把人文交流作为一个...
|
西仁塔娜 | 内蒙古大学 | 2017-04-19 | 0 | 551 | |
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价值及面临的挑战
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价值及面临的挑战
中巴经济走廊通过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有助于进一步密切和强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它既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也为巴基斯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当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仍然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只有全面了解、充分评估、积极应对风险,才能推动走廊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
臧秀玲、朱逊敏 | 山东大学 | 2017-04-19 | 0 | 555 | |
论东盟惩治跨国有组织犯罪机制
论东盟惩治跨国有组织犯罪机制
在2004年中日韩与东盟“10+3”合作机制关于打击跨国犯罪第一次部长级会议上,东南亚地区的跨国有组织犯罪被归纳为八个类别,而恐怖主义犯罪被界定为八种犯罪形态。联合国安理会第1373号决议也“关切地注意到国际恐怖主义与跨国有组织犯罪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目前在中国与东盟合作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及恐怖主义犯罪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结构性阻碍。因此,在东盟框架内如何界定与惩治跨国有组织犯罪,并且实施有效的国际治理将影响未来东南亚整体的经济、社会、政治协调发展,以及中国在该地区的重要战略利益,区域内合...
|
张屹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 2017-04-14 | 0 | 557 | |
中国“一带一路”和美国“新丝绸之路”背景下中美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一带一路”和美国“新丝绸之路”背景下中美合作的可能性
中美之间既有冲突也有合作的可能性。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和NSR可以推进中美双方之间更多的合作。美国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和NSR将会获得极大优势,也面临着挑战。...
|
Marc Grossman著/范璐晶编译 | 其他 | 2017-04-14 | 0 | 725 | |
印尼平衡本国和区域海上联通计划面临的挑战
印尼平衡本国和区域海上联通计划面临的挑战
对印度尼西亚(“印尼”)、东盟和中国而言,海上联通符合其共同利益。政策制定者已经及时认识到各国在不同方面的优势互补。印尼、中国和东盟都开展联通计划。三大关键挑战目前影响印尼成为有吸引力的基础设施投资目的地,并且也会影响印尼协调区域计划的能力。...
|
Siwage Dharma Negara 和Sanchita Basu Das著/范璐晶编译 | 其他 | 2017-03-30 | 0 | 692 | |
西方是时候认真对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了
西方是时候认真对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了
美国和欧盟由于自身原因不再能指明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进展顺利,并且有利于加强沿线国家的联通性。“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已经开展,中国也考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可能性。该倡议值得西方国家认真对待。...
|
Jeremy Garlick著/范璐晶编译 | 其他 | 2017-03-30 | 0 | 737 | |
边境对“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性作用探析
边境对“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性作用探析
长期处于国家发展战略末端的边境,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产生了从封闭到开放、从静态到动态、从内敛到延展的嬗变。边境作为领先触点整合力量、联通透达、战略认同开端的独特作用,使它得以成为撬动“一带一路”宏大战略的战略支点。但是,边境的自身缺陷、国家战略的考量缺失和安全的固有障碍仍是边境发挥支点性作用的主要制约。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也将反作用于边境的重塑,并对边境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
|
姚璐、欧阳皓玥 | 吉林大学 | 2017-03-29 | 0 | 520 | |
“一带一路”对推进朝鲜半岛和平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带一路”对推进朝鲜半岛和平发展的战略思考
作为推进国家与地区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和平与发展之路,"一带一路"对实现朝鲜半岛和平与发展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朝鲜半岛局势的错综复杂、利益关系相互纠葛以及大国的干预,使得"一带一路"在政策上具备一系列有利因素的同时还面临着地区间经济差异过大,政治互信缺失以及安全环境恶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打破既有的固定思维,在立足国内东北地区建设的同时,以经济建设为载体,以地区民间交流为突破口来推动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发展。 ...
|
丁集、孙堂厚 | 东北师范大学 | 2017-03-29 | 0 | 683 | |
《港澳研究》2017年第1期内容提要
《港澳研究》2017年第1期内容提要
港澳研究杂志(季刊)旨作为港澳研究领域及全国港澳研究会搭建一个交流、探讨、争鸣的平台,内容包罗港澳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以及港澳与内地关系等方方面面。本文为《港澳研究》2017年第1期内容提要。...
|
《港澳研究》编辑部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 2017-03-23 | 0 | 470 | |
印度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该如何面对中国?
印度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该如何面对中国?
过去一年,中印关系陷入僵局。中印会议在国际体系的不确定性背景下召开,两国试图进行合作。亚洲经济秩序将经历深远的变化,中国采取行动,如“一带一路”倡议,以实现亚洲联通和进一步一体化的更宏伟目标。印度拒绝采取实际行动,实际上剥夺了它自身塑造亚洲变革的机会。...
|
Srinath Raghavan著/范璐晶编译 |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 | 2017-03-22 | 2 | 662 |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是分别由中俄两国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二者的对接意义重大。2015年5月8日,中俄两国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这标志着二者对接合作的开始。虽然二者合作前景广阔,但是由于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充满变数和欧亚地区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双方在对接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风险,中国应该充分考虑面临的挑战,并做好应对措施,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避免这些不利的因素影响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
|
谢晓光、生官声 | 辽宁大学 | 2017-03-15 | 0 | 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