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按机构(263)
- 国际法促进中心(82)
- 中国政法大学(27)
- Wells(23)
- 中国人民大学(17)
- 北京大学(15)
-
更多...
选择机构(共有机构263家)
- 拼音索引
-
按作者(336)
- 李目臣(10)
- 唐纳德·特朗普(9)
- CLAP编辑部(7)
- 中国国际刑法青年学者联盟(7)
- 金永明(6)
-
更多...
选择作者(共有作者336位)
- 拼音索引
-
按学科(44)
- 国际公法学(89)
- 国际经济法学(76)
- 宪法学(59)
- 国际法学其他学科(41)
- 刑法学(20)
-
更多...
选择学科(共有学科44类)
- 拼音索引
-
按类型(8)
- 论文(139)
- 综合(118)
- 专题报告(39)
- 事件(图片或视频)(34)
- 专著(18)
-
更多...
选择类型(共有类型8类)
-
按年代(31)
您的筛选条件如下,共找到1条记录
-
类 别全部
-
选 项全部
-
关键词准内水
-
“准内水”中刑事管辖权行使之商榷
沿岸国得否在“准内水”中对发生于毗连区的犯行行使刑事管辖权素有争议。首先,《领海及毗连区公约》与《海洋法公约》对此种情况虽未明确规定,但沿岸国有合理理由否认系争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其次,晚近之内国立法亦倾向于沿岸国管辖权之扩张。然而,系争船舶并不属于法定的“非无害”情形之任何一种,又因案件发生于沿岸国管辖权受限之毗连区,内国法不当然适用于此类案件。同时,“准内水”的形成本身存在一定瑕疵。因此,于“准内水”中行使刑事管辖权,不仅需有法理依据,还应进行利益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