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评论》由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主办,陈兴良主编(从第41卷起改由江溯主编),1997年开始出版。第1卷至17卷,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第18卷起,改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刑事法评论》在2008年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确定为“CSSCI”来源集刊,在法学界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
迄今为止,《刑事法评论》已出版45卷,每卷字数从最初的40余万字到现在的80余万字,篇数每卷20篇左右,总共刊登论文1000余篇。这一系列数字展现了《刑事法评论》强大的学术生命力。《刑事法评论》二十年几来所刊登的论文从侧面展现出刑法教义学在我国生根落地的历史进程,展现出我国刑法学理论从立法论到司法论的研究走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刑事法评论》二十年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我国刑法教义学的发展史。
《刑事法评论》以“倡导与建构一种以现实社会关心与终极人文关怀为底蕴的,以促进学科建设与学术成长为目标的、一体化的刑事法学研究模式”为编辑宗旨,致力于贯通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刑事政策、犯罪学在内的刑事法各个学科,选题前沿,理论辐射面广阔。
《刑事法评论》见证了二十多年来我国学术发表在出版市场的重大变化。 二十几年前,我国学术界还存在着严重的发表难的问题,这也是当时大量连续出版物问世的主要原因。 连续出版物是在我国对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进行数量管制条件下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因为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难,因此出现了所谓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刑事法评论》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刑法理论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一个园地。二十几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我国的学术发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出于评职称等需要,优秀学者偏向于在核心刊物和权威刊物发表论文,由此挤压了年轻学者以及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发表论文的空间。 基于这一原因,连续出版物就成为年轻学者和学生发表论文的主要场所。现在,《刑事法评论》的作者群主要就是年轻学者和学生。可以说,《刑事法评论》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这些年轻学者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刑法学界的中坚学术力量。
清华大学法学院周光权教授曾指出,年轻学子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和知识储备,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贡献。鉴于此,为帮助大家一览《刑事法评论》的主要内容,我们汇总了《刑事法评论》第20-45卷所有主编絮语及目录的内容,制作为PDF格式文件,免费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