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评论》由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主办,陈兴良主编(从第41卷起改由江溯主编),1997年开始出版。《刑事法评论》在2008年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确定为“CSSCI”来源集刊,在法学界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
《刑事法评论》相当于一部中国刑法教义学的发展史
迄今为止,《刑事法评论》已出版45卷,每卷字数从最初的40余万字到现在的80余万字,篇数每卷20篇左右,总共刊登论文1000余篇。这一系列数字展现了《刑事法评论》强大的学术生命力。《刑事法评论》二十年几来所刊登的论文从侧面展现出刑法教义学在我国生根落地的历史进程,展现出我国刑法学理论从立法论到司法论的研究走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刑事法评论》二十年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我国刑法教义学的发展史。
《刑事法评论》展现了年轻学者成长为刑法学界中坚力量的轨迹
《刑事法评论》为刑法理论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园地。二十几年来,《刑事法评论》的作者群主要是当年的年轻学者和学生。可以说,《刑事法评论》最值得骄傲的一点就是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这些年轻学者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刑法学界的中坚学术力量。
Wells-燕大元照《刑事法评论第20-45卷》的特点
《刑事法评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一篇一篇的论文,而每篇论文又根据其主题纳入一个一个的不同专栏之中,而同一个专栏也不是每卷都有。换句话说,读者要是只对一个专栏或一种主题感兴趣,譬如“死刑”问题,就需要购齐《刑事法评论》全45卷,然后根据栏目或主题一篇一篇查找与“死刑”问题相关的论文。很明显,这样做既耗钱又耗时。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查找与购买,Wells-燕大元照已将《刑事法评论第20-45卷》拆分为了一篇一篇独立的PDF格式论文,共计650余篇,每篇论文均附有此卷的主编絮语及目录,方便大家整体了解单篇论文在整卷书中的定位,且每篇论文的定价也很低,大多4-5元左右。也就是说,您可能只需花一卷书的钱就可以集齐全《刑事法评论第20-45卷》所有同一主题的论文。
同时,为了便于大家查找《刑事法评论第20-45卷》的单篇论文,我们已将第20-45卷所有主编絮语及目录合并为了一个整体PDF文件,免费分享给大家。
以下就是《刑事法评论第20-45卷》每卷的链接和介绍,点击每卷标题,就可以看到此卷的论文目录,点击每篇论文目录,就可以单独下载此篇论文。
1997年《刑事法评论》第1卷出版的时候,新旧刑法交替刚刚完成,中国刑法研究的注意力再一次被法条吸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刑法理论面临着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型。《刑事法评论》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此后10年中国刑事法理论的经历与跋涉都可以在《刑事法评论》中得到印证。
共同犯罪,始终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疑难复杂问题,尤其是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更是如此。本卷将“共同犯罪研究”作为一个主打的栏目,对海峡两岸及美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理论进行了深度探讨。
本卷是《刑事法评论》第22卷,也是值得纪念的一个开端。因为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7次会议确定的集刊选刊的原则和方法,遴选并报教育部批准确定,《刑事法评论》被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确定为CSSCI来源集刊,也就是所谓核心集刊。
《刑事法评论》 第23卷出版于2008年。在“刑法知识论研究”栏目中,发表了刘孝敏的《刑法学知识的引入与运用———以违法性认识的研究为例》和崔会如的《社区矫正研究的实证分析》两篇论文。刑法知识论是近年来我(主编 陈兴良)所倡导的一个刑法研究领域。
《刑事法评论》第24卷,是2009年出版的第一卷,本卷秉持追求学术前沿与推进刑事法治的编辑宗旨,努力开拓刑事法理论的疆域,尤其是推动我国刑事法知识的转型,从而为刑事法治建设作出一份学术贡献。
本卷是《刑事法评论》第25卷。本卷秉承本刊的编辑宗旨,致力于刑事法的学科建设与知识积累,尤其是致力于我国刑法的知识转型。
本卷是《刑事法评论》第26卷。本卷收入22篇论文,大多为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所作,其清新的文笔、前卫的观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为本书增添了一股蓬勃的朝气,使人不禁眼前一亮。
前些时,我应邀到南方某司法机关讲课,在言语交谈之间,我发现一名资深检察官对刑法有关理论十分了解, 深感好奇。后来,他告诉我,《刑事法评论》从第1卷到第26卷他每卷都买并仔细阅读。
本书是《刑事法评论》的第28卷,本卷在“学术争鸣”栏目收入了两篇文章,均是对刑法构成要件的形式与实质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对该主题予以了全面审视。综观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古今中外的特点,是对前沿性刑事法理论集约化的呈现。对当前刑事法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刑事法评论》的第29卷。在本卷的“理论前沿”栏目,发表了3篇论文。米铁男的《特拉伊宁犯罪构成学说之刍议》一文,就是其博士论文的部分章节。特拉伊宁对于我国刑法学来说,是一个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我国老一辈学者无不受其影响。
本卷是《刑事法评论》第30卷,这意味着《刑事法评论》走过了15年的历程。15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算十分漫长,对于世界来说更只是瞬间而已。但对于一本学术刊物来说,却是一段足以留下印迹的学术史,对于编辑者来说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
本卷是《刑事法评论》第31卷,一如以往,第31卷的内容聚集在刑事 法各学科的前沿问题上,发表的大多是年轻学者的著述, 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处女作。从这些论文能够发现这些年 轻学者的学术潜力,而这也正是我国刑事法研究发展的能量之所在。
本卷是《刑事法评论》第32卷。《刑事法评论》可以作为我国刑法知识转型的温度计与晴雨表,呈现出刑法知识转型的蛛丝马迹。
本卷是《刑事法评论》第33卷。在《刑事法评论》中,年轻作者的论文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篇幅,在这个意义上说,《刑事法评论》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作者提供了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这也使《刑事法评论》充满了学术的青春气息。
本卷为《刑事法评论》第34卷,全书有"理论前沿""刑事诉讼法研究""域外视域""域外传译""刑法与文学""刑法学人""序跋""专题研究"等板块,收入的论文多为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所作。
本卷为《刑事法评论》第35卷。本卷的核心主题涉及刑法中的前沿问题——刑法中的规范论与存在论的关系问题,可以说“规范论的犯罪论”是本书的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本书集合了国内刑法学术界多种观点,并介绍了德国在相关方面的多篇前沿性文章。
第36卷共发表了26篇论文,其涉及刑事法的各个学科,涵盖的主题涉及犯罪论体系、目的犯的实质化问题、间接正犯的从属性问题以及不能犯的未遂等各方面,无不体现了各个作者对某一理论或者实践问题的深入思考。
《刑事法评论》第37卷以《犯罪的阶层论》为主题,分为客观归责研究、正当防卫研究、共犯研究、比较刑法研究、刑事法教学、域外传译、刑法与文学、专题研究等板块,共收入26篇论文。
《刑事法评论》第38卷确定的主题是"刑法的工具论"。其实,工具论是对刑法功能的一种见解。因此,刑法的工具论也可以说是刑法的功能论。
《刑事法评论》第39卷,主题为刑法规范的二重性论。涉及理论前沿、片面共犯研究、结果加重犯研究、刑法学研究、实证研究、域外传译、域外视野、专题研究共八个栏目28篇文章,均为国外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本卷为《刑事法评论》第40卷,主题为教义学的犯罪论。本卷涉及理论前沿、共犯研究、实证研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中日刑事法论坛、域外传译、域外视野、专题研究共八个栏目共33篇文章,均为国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承蒙恩师陈兴良教授的信任,《刑事法评论》从第41卷开始,由我(江溯)担任主编,内心不胜惶恐。《刑事法评论》创办于1997年——新《刑法》颁布之年,迄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
《刑事法评论》第42卷的主题为“刑法方法论的展开”,因为本卷刊登了多篇与刑法方法论相关的论文。在本卷所刊登的相关论文中,既有关于刑法适用方法的论文,也有关于刑法研究方法的论文。
《刑事法评论》第43卷的主题为“刑法的科技化”,在本卷刊登的论文中,既有直接论证机器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的译作,也有关于神经科学、自动驾 驶与刑事责任的论文,可以说较为全面地覆盖了这一主题。
《刑事法评论》第44卷主题为“刑法的多元化”。本卷涵盖了近年来刑事法学研究中的多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其中不乏对国内外理论发展脉络以及研究方法的引介和梳理。
《刑事法评论》第45卷的主题为"刑法与刑诉法的交错"。从本卷开始,《刑事法评论》开设了"学术书评"栏目,目的在于促进学术争鸣,推动学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