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聚同化异规避风险

作者/编者:陆兵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中心
创作年代:2015
出处/来源:“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号 |《石河子大学学报》2016年2期
学科分类:国际经济法学
文献语种:

摘要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是当代世界区域经济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双方具有共同点多、互补性强、区域各国同为经济转型国等特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产能输出、科技输出、投资输出和中企西进的四大王牌,其战略核心:就是中国和所有沿线国精诚合作,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等新的松散型区域经济命运利益共同体。由于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经贸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各国国情民情差异很大,双方在合作中应努力聚同化异,同时最大限度去规避风险,共同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恪守市场规则,并以其为杠杆促进两个新型区域经济体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经济联盟 异同点 规避风险

正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聚同化异规避风险

陆兵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顺势而生

在当代世界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下,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一带”)和欧亚经济联盟(以下简称“欧亚联盟”)生逢其时,应运而生。习近平主席首倡一带战略构想:“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一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它东牵亚太经济,西联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覆盖40国、30多亿人口、GDP31万亿美元,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中国政府2015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一带一路”之涵盖范围、建设目标和具体实施领域。一带有着顺势而生的合理性,是亲诚惠容的利益共同体之最新概念具有产能输出、高科技输出、投资输出和中国企业西进的四大王牌具有深刻的历史性、现实性、创新性和可行性,是我国今后中长期经济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一带倡导“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原则,两年多来经过习李新政大力推动和国内外各界努力,一带建设已经得到沿线国的共同认可,从战略构思逐渐发展到形成清晰的愿景与行动路径。

欧亚联盟的概念,最早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1994年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期间提出。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总统于2014529日在哈国首都阿斯塔纳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201511日欧亚联盟正式启动。俄、白、哈三国将在2025年前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终极目标是建立类似于欧盟的经济联盟。20151月亚美尼亚加入,吉尔吉斯斯坦于201558日正式加入。至此,欧亚经济联盟形成了一个由5个国家、1.8亿人口、4.5万亿美元GDP的统一市场,塔吉克斯坦也将加入欧亚联盟。2015111月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相互贸易额同比下降26.3%20151-9月哈萨克斯坦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为121.206亿美元,同比下降25.8%②,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欧亚联盟内部关系走向的新变化。2015年初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访问越南时宣布欧亚联盟将与越南签署自贸协定,此外欧亚联盟和伊朗等国也在悄然进行自贸区洽谈。当年普京促成欧亚经济联盟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俄罗斯在中亚后院的传统主导地位,限制中国商品过多地进入中亚五国,防止俄罗斯对中亚的出口能力被削弱,其实这也就形成了一种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带和欧亚经济联盟竞争的被动局面。自关税同盟高额进口税实施以来,对中国尤其是新疆出口的商品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现在中国新疆除出口小电器等个别种类产品外出口商品总体下幅很大 2011年新疆对哈萨克斯坦出口下降20%,这对新疆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如何化解这种被动性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课题,有待于聚同化异认真解决。20155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欧亚联盟哈、俄、白三个主要国家推动一带与欧亚联盟合作发展有了实质性突破:中俄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哈双方开始建设实施一带和“光明之路”200多亿对接项目;中白双方已将一带同卢卡申科总统提出的欧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设想对接,将把明斯克工业园打造成一带“明珠”和双方合作典范。欧亚联盟是苏联解体后迄今最具实力和活力的区域经济体,其前身于2010年开始运行的关税同盟已有复制欧盟的特点,当时在这个妥协统一关税中,俄罗斯占87.97%,白俄罗斯占4.7%,哈萨克斯坦占7.33%。统一纳税后 三国再按照这个比例来分配。一带和欧亚联盟有着共同联结体——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上合组织经过15年的共同实践,为一带与欧亚联盟的合作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上合组织由于多种原因在经济合作上难以走出维谷,而一带和欧亚联盟则可能打造上合组织“升级版”冲出上合组织经济短板。中国现在已是关税同盟国家即欧亚联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14年上半年双方进出口贸易总值535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口250亿美元,出口285亿美元,占关税同盟国家同期进出口贸易总值的12.1%。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和欧亚联盟主导国俄罗斯在双方化异方面已有一定进展:俄罗斯起初顾虑重重担心损害俄利益 削弱其在欧亚联盟的主导作用,之后经过中方的认真沟通并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对俄支持,俄罗斯才逐渐认同一带倡议并和中方签署合作文件。

二、一带与欧亚联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带和欧亚联盟,是由中国和以俄罗斯为主的欧亚联盟国家共同努力而成,双方发展中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双方存在一些分歧但不会严重冲突形成对立面。下面具体分析比较一带和欧亚联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共同点

中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导者与领头羊,一带与欧亚联盟的共同点可以从中国与欧亚联盟国家的共同点中体现出来。

1.中国和欧亚联盟国家不仅同属市场经济过渡国家,还同属于社会主义或前社会主义国家,迄今为止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计划经济色彩,都在逐步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接轨,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双方千丝万缕、共同的思维和观念意识。

2.中国和欧亚联盟中的俄、哈、吉三国同属于上合组织成员国,又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既在地理区域上具有重叠性,又在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有着高度的互信互惠互利关系。

3.中国和欧亚联盟国家经济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他们既需要中国的“钱袋子”投资,又不同程度地需要先进制造装备产业等;我国则需要对方油气能源矿产、先进武器和航天技术合作等,双方在经济发展目标上趋向一致性。

4.中国和欧亚联盟国家尤其是其主导国俄罗斯,都面临美国霸权主义全球经济和欧盟的挤兑,及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性的影响,需要相互抱团协力前进。另外,双方需要适应各自国家出现的经济新常态,不断克服下行困难,合作推动双方经济健康发展。

5.中国和欧亚联盟都欢迎并已经取消含走私色彩的灰色清关,已基本规范了通关过境程序,与国际惯例直接接轨。现在我国出口产品只需要办理一次性通关,便可以不再办理通关进入欧亚联盟其他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通关便利。

6.中国和欧亚联盟随着双方市场化不断发展和受到国际区域经济自贸区的发展潮流的影响,中方可以直接和欧亚联盟中的一国、两国或者是欧亚联盟本身探讨建立双方大自贸区一揽子协议,中方已经积极倡议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中亚自贸区和中国——欧亚联盟自贸区。

(二)不同点

1.一带属于经济地理范畴的构想倡议,采用“以点带线连片式”合作发展模式,目的是建立中国和一带沿线国一种新的松散型区域经济命运利益共同体;欧亚联盟则是具体任务和目标明确的紧密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采用独联体内分步吸纳成员、独联体外与相关国或地区建立自贸区发展模式,其终极目标是建立类似于欧盟的一体化经济联盟并试图打造第二个“欧盟”。

2.一带是对外开放包容、共同互惠新的松散型区域性经济命运利益共同体,对所有沿线国不设任何门槛;欧亚联盟则是对外相对开放、贸易保护排他性色彩浓厚的经济利益一体化共同体,这些特点将导致一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欧亚联盟排他性和其共同技术壁垒的干扰与阻力。

3.一带既推动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创新增长点,又带动所有沿线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欧亚联盟因由俄罗斯主导经济运行,成员国中有时一些伙伴会受益,而个别伙伴有时则有可能会利益受损。

4.一带和欧亚联盟发展中的一个共同重点就是中亚五国,而中亚五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大国博弈所在地,俄罗斯在中亚依然拥有较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俄罗斯一方面被美国和欧盟不断制裁而逼向东方,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俄罗斯自然会防范中国;还有第三个方面,它要吸取以前的教训先下手为强搞一个经济联盟。中国长期会遇到挑战和压力,含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又面临国际格局新一轮聚合分离,重新洗牌。

通过上面对一带与欧亚联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基本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双方共同点大于不同点,即同大异小,经过双方努力聚同化异,极有可能把一些不同点转化成共同点(化异方面已出现了良性互动)。通过分析比较一带和欧亚联盟的这些共同点,我们不难得出:继欧盟、北美自贸区、亚太经合组织三大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成功模板之后,一带和欧亚联盟顺势而生,经过一段时间合作、磨合,二者将构成一个新的松散型区域经济命运利益共同体。

三、一带与欧亚联盟的合作存在相对风险

由于一带具有产能输出、科技输出、投资输出和中企西进的特点,加上欧亚联盟各国经贸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各国国情民情差异很大,造成双方合作中存在着一系列或明或暗的相对风险,因此要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工作,就需要国家层面多做欧亚联盟的工作,共同商定互惠共赢政策和规定,如简化办理签证,改善贸易壁垒,简化通关手续等。构建一带与欧亚联盟新的松散型区域经济命运利益共同体,是建设一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将把中国与欧亚联盟之间的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两年多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领导人及相关部门陆续对一带战略构想表示欢迎和积极响应。一带与欧亚联盟合作优势明显且势在必行,但合作过程中一定存在着不少风险,具体来讲有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两大方面。

(一)国内主要因素

1.中国历史上是传统封闭式自给自足农业国,缺乏走出国门的合作经验 且市场经济发展仅仅30余年,对市场经济规则的把握尚不完全成熟,常发生一些由于中方准备不充分直接导致重要洽谈失败的事例。今后在推进一带走出去过程中,中方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因为不谙熟欧亚联盟各国不同市场国情和具体法律法规,中国企业西进欧亚联盟过程中易感情用事一窝蜂而上,形成中国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缺乏法律法规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3.违反国际惯例易陷入对方经济骗局难以自拔。例如,十几年前中亚某国某公司曾用500 t含金成分较高的金精粉欺骗收取了六家中国公司100%预付款360万美元,最后公司“破产”,货仅给了其中一家企业,另五家中企被黑300万美元。这种商业欺骗在中亚国家时有发生。

4.翻译是桥梁,但低水准翻译直接影响或阻碍对外合作。由于汉语相对较难,中国企业在跟欧亚联盟合作中的工作语言极少使用汉语,而主要是讲俄语或所在国语言。由于低水准翻译,易造成双方矛盾,影响或阻碍对外合作。例如,新疆某技术代表团到哈萨克斯坦对口单位洽谈,因中方哈萨克族翻译与哈方人员无法用哈语沟通科技专业术语,直接导致洽谈失败。

(二)国外主要因素

1.欧亚联盟有些人尚存有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思想,双方交往中常不尊重中国企业,缺乏平等互利。

2.欧亚联盟一些企业和中国企业合作前口蜜腹剑,合作过程中却少讲诚信,损害中国企业利益,欺骗中方“国字脸”(国字脸即等于美元)。由于中国企业在外缺少保护,造成了中国资产变相流失,中方人员安全感匮乏。

3.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是契约合同经济,但实际合作中常出现对方有法不依、拒不执行合同的状况。所在国法律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执法机关常庇护甚至纵容当地企业抹黑中国企业,纠纷结果大多是中国企业占理却输官司赔利,最后导致合作失败。例如,多年前一家中国企业在中亚某国合资轧花厂合资方“杀鸡取蛋”关闭工厂,又勾结执法人员黑白颠倒宣判中方违约没收财产,导致中方人员被迫回国。

4.当地一些企业利用中国企业环保意识差,了解当地法律弱等短板,在合作细节上不是提醒帮助中国企业而是出尔反尔百般刁难甚至整垮中国企业。例如,中国企业在中亚某国合资有色金属矿污水排放不当流入河里,一些别有用心者煽动,包围关闭金矿,使中企投资方蒙受巨大损失。

四、规避中企西进欧亚联盟合作风险的思路

如何降低中企西进欧亚联盟合作的风险问题,是涉及国家层面和各类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助于实现一带即走出去又达到互惠共赢目的,并最终实现一带宏伟战略构想愿景。这是一项庞大而精细的智库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各方面做大量认真严谨的调研工作。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笔者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一)国家层面

1.掌握好习近平主席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做好睦邻关系,在国家层面要组织相关部委与国外全面沟通协调做好政策通这项既是基础又是保障的工作,支持引导中国企业安全西进欧亚联盟,抓好政策通的纲举才可达到经济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目张”,才可做好中企西进欧亚联盟合作工作。

2.以市场经济为引领,按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在国家层面组织做好各国市场调查研究,切忌使用指令性计划经济瞎指挥,反对在中国和欧亚联盟国家存在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完善相应的保险体制。

3.在国家层面组织相关部门系统翻译介绍欧亚联盟各主要国政治经济等方面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使中国企业西进欧亚联盟能知己知彼、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过去,我国企业了解对方国情法律法规不多,加上限于人力财力问题无法系统翻译各种法律文件,因不知或少知他方的原因致使不少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以失败告终。

4.在国家层面指导优化并提高中国企业和欧亚联盟国家经贸合作水平,要不断深化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装备制造、高科技产品等产能行业走出国门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将大大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更好地造福于我国和欧亚联盟国家的人民。

5.在国家现有金融体系基础上完善刚设立的400亿美元丝路基金和刚成立亚投行的金融管理运行工作,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证券、保险市场及金融衍生品等多层次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

6.我国要顺应世界市场经济金融规律和惯例,要充分利用中企西进欧亚联盟合作带来的经济发展良机,尽快改变目前我国主要以EPC方式参加国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特殊、死板模式,要容许发包方用不动产等多种方式作抵押,弥补完善单一的主权担保或银行担保的担保方式。这项改革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因此模式造成很多中企失去本应拿到项目的现状。

(二)企业层面

1.中国企业西进与欧亚联盟合作,首先最关键一条就是找好国外合作伙伴,要了解熟悉所到国法律与国情民情,要遵守中国和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要严格按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去进行中外合作,以市场经济为引领,经营运作中避免在所到国按国内习惯行事,不能犯领导一拍脑门便签约的简单错误。

2.中国企业西进与欧亚联盟合作,要改变以往不讲或少讲生态环保而单纯追求最大利益的做法,要保护好当地的青山绿水,要尊重当地民俗传统,塑造中国新时代的文明形象,做以邻为善为伴的新丝路文明合作伙伴。

3.中国企业要精心培养所需的中外专业人员,积极培训当地居民提高生产技能和生产管理水平。拥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拥有人才企业才能兴旺发达,企业不精心培养优待人才造成人才流失,最终会导致或平庸或倒闭的后果。

4.中国企业西进与欧亚联盟合作,应要求自己和外方严格执行合同并从履约细节上防微杜渐,如不拘小节、不讲法律和道德原则将可能积重难返,到头来酿成苦果自食,这类经验教训过去常有发生,今后应引以为戒。

5.中国企业西进与欧亚联盟合作,将会释放出大智慧大能量,这将推动文明融合、文化创新和各民族和谐,可以促使各国不同民族文化主体相互磨合 包容开放,实现各国各民族文化交融和互通从民间角度促进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也将有利于我们双边或多边国家安全统一和反恐怖反宗教极端斗争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一带和欧亚联盟是当代世界区域经济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双方具有共同点多、互补性强等特点。双方合作应共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恪守市场规则,并以其为杠杆促进两个新型区域经济体互通有无共同发展,从而逐步形成一带与欧亚联盟新的松散型区域经济命运利益共同体。构建该利益共同体是建设一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将把中国与欧亚联盟之间的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我国企业应该着眼于长远,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避免重利轻义的实用倾向反对形形色色官的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和发展底蕴。以史为鉴,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才能降低并有效规避风险,这既有助于双方今后合作中实现新的松散型区域性利益共同体发展目标,也是中国企业西进和欧亚联盟合作的重要的基本路径。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fWW2I6FtN9M9UV4zY8Udw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RECOMMEND

联系客服
翻译服务
下 载

该文档为付费内容,请购买后阅读全文

翻译服务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聚同化异规避风险

我们提供文献翻译服务,请填写您的联系方式,方便我们与您取得联系

提交
客服热线:13801067850 座机:010-88578296

提交成功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手机联系方式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