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期摘要
受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机构委托,Wells多年来重点收集和整理了大批国际海洋法及涉海相关的专业文献。 为此,我们推出 “国际海洋动态与文献”系列文章以便更多分享给相关研究人员和机构。
2022年1月第1期共收集整理17篇涉海文献,本期重点:美国国务院发布《海洋中的界限》系列报告;法国海军海事信息合作与宣传中心(MICA Center)发布《2021年全球海上安全报告》;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 《2050年实现航运业脱碳的途径》报告;重点涉海论文《海洋温度在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
二、重点文献
1.法国海军《2021年全球海上安全报告》
MICA CENTER:Maritime security 2021 ANNUAL REPORT
2021年,法国海军海事信息合作与宣传中心(MICA Center)在全球范围内记录了 317 起海盗和抢劫行为,与2020年的375起相比,下降了15%。2021 年,加勒比海和新加坡海峡是海盗和抢劫行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在报告中,法国海军海事信息合作与宣传中心(MICA Center)与其庞大的合作伙伴网络合作,对影响全球海事安全的威胁进行了分析,并附有详细的统计数据。
2.IRENA报告《2050年实现航运业脱碳的途径》
IRENA:DECARBONISE THE SHIPPING SECTOR By 2050
世界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来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和全球经济脱碳的步伐。国际航运是经济的关键部门,全球多达90%的贸易是通过远洋船舶进行的。因此,航运业也是脱碳最具挑战的行业之一。
在此背景下,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IRENA) 的报告《2050年实现航运业脱碳的途径》分析了适用于国际航运的可再生燃料的技术准备情况。
本报告还探讨了到2050年实现航运业脱碳所需的选项和行动,并寻求确定一种现实的缓解途径,以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将全球温度上升限制在 1.5°C 并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净零的气候目标。
3.美国政府问责局报告《聚焦深海采矿》
GAO SCIENCE & TECH SPOTLIGHT: DEEP-SEA MINING
海底含有大量对许多应用至关重要的关键矿物质,例如飞机部件和充电电池。这些矿物在美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运输、国防、航空航天、电子、能源、建筑和医疗保健等行业做出了贡献。
对此类矿物的需求增加推动了深海采矿勘探和开采的技术发展。多项技术的进步使得海底探索和大面积海底采样成为可能。这些进步已经在海底成像、预测矿场位置的软件和水下遥控潜水器 (ROV)引导方面产生了改进。
然而,深海采矿对环境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具体来说,提取过程会在海床或上方的海水中产生沉积物云。这些可能含有有毒重金属并长距离扩散的云最终会回到海底。此外,扰乱海床可能会破坏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未知。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这些和其他的影响。
4.美国国务院《海洋中的界限》系列报告
Limits in the Seas No. 150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ritime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2022年1月12日,美国政府发布《海洋中的界限第150期: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海洋主张》系列报告,宣称中国对南海主权声索非法,且没有国际法依据。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月1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方有关报告和新闻稿歪曲国际法,混淆视听、挑拨是非,扰乱地区局势。。
Wells涉外文献检索及翻译服务
[Wells专门为科研人员和机构提供涉外文献检索,包括政治、法律、经济、贸易、军事、外交等重要领域;还可以为您提供重要文献的翻译服务。 与此同时,Wells法学平台移动版可为您提供此类专业文献的检索和下载服务(www.wells.org.cn)。 有需要的,请联系我们。
联系人:祖国斌
电话:010-88578296;13161550656
Email: editor@wells.org.cn; editor2@wells.org.cn ]
三、研究论文
1.西印度洋珊瑚礁生态系统崩溃的脆弱性分析
Vulnerability to collapse of coral reef ecosystems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全世界的生态系统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本项研究采用了一种评估生态系统崩溃风险的标准化方法,即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系统红色名单,对西印度洋(WIO)的珊瑚礁进行评估,研究覆盖了11,919 km2 的珊瑚礁(约占全球总量的5%)。研究表明,WIO珊瑚礁在区域层面很容易崩溃,在11个嵌套生态区中,它们的范围从极度濒危(岛屿,受未来变暖驱动)到脆弱(大陆海岸和塞舌尔北部,主要受捕鱼压力驱动)不等。避免珊瑚礁系统崩溃的应对措施必须包括对珊瑚礁和邻近生态系统的管理,以及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
2.海洋变暖威胁全球鱼类供应
Smaller fish species in a warm and oxygen-poor Humboldt Current system
海洋变暖、酸化、缺氧和其他变化正在影响海洋动物,这些影响导致一些鱼类流离失所。科学家说,随着气候变化导致世界海洋温度升高,以温暖海洋为家的鱼可能会变小。这是由于较温暖的海洋中氧气较少,而较大的鱼需要更多氧气。研究显示,洪堡洋流上升流区的海洋变暖可能很快就会达到一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超过这个门槛,作为全球食品供应链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渔业可能开始崩溃。
3.海洋酸化对浮游植物能量储存的影响
Ocean acidification alters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Antarctic diatoms
海洋酸化——主要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到海洋中引起——是对海洋生物结构和功能的重大威胁。“迄今为止,我们对海洋酸化将如何影响浮游植物的营养价值知之甚少。我们的研究表明,暴露于酸化条件下的硅藻物种会以独特的方式改变它们储存多余能量的方式,”资深作者、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 Katherina Petrou 博士说。“我们的工作表明,海洋酸化将影响食物网底部可用能量的类型,最终可能影响我们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4.海洋温度在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
Another Record: Ocean Warming Continues through 2021 despite La Niña Conditions
研究小组发现,自1958年以来,海水一直在稳步变暖,每十年都比上一个十年变得更暖。自1980年代以来,变暖幅度显着增加。近几十年来,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部分地区变暖幅度最大。
通过气候模型实验,研究人员发现,自1979年以来的变暖模式主要归因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加。人类活动带来的长期趋势也压倒了短期气候波动,例如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这些波动可能会产生区域影响。
“由于温室气体,海洋储存了地球净增热的90%以上。因此,海洋变暖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基本指标,”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副教授成里京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2021 年创纪录的海洋变暖是全球变暖仍在继续的有力证据。”
5.南极冰盖对未来海平面上升的贡献有多大?
The Uncertain Future of Antarctica’s Melting Ice
全球变暖最明显的影响是海平面上升:自 1880 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 (GMSL) 增加了20 厘米。更重要的是,如果本世纪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变暖的政策失败,海平面上升将加速,并在未来几个世纪极大地重塑世界的海岸线。海平面升高将导致海岸线后退,沿海洪水将加剧对世界所有海岸线附近的社区、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许多社区将流离失所,在某些情况下,被迫迁移成为气候难民,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量化我们所承诺的GMSL上升的速度以及长期上升的幅度(几个世纪以后),对于有效的适应规划和评估缓解途径和政策至关重要。确定这些数量需要科学界集中精力确定和了解影响南极冰盖 (AIS) 融化的关键速率确定过程——这是未来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和最不确定的潜在因素。
四 科技动态
1.科学家建立新的海洋缺氧水域图——用于跟踪和预测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反应
海洋中几乎所有地方都充满了生命,但在某些特殊的水域,氧气会急剧下降,以致该水域对于大多数需氧生物来说变得无法生存。这些荒凉的水域就是“缺氧区”(oxygen-deficient zones, ODZ)。尽管它们只占海洋总体积的不到1%,但它们是一氧化二氮(一种强效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它们的边界也会限制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范围。
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制成了世界上最大 ODZ 的最详细的三维“地图集”。该地图集提供了热带太平洋地区两个主要缺氧水体的高分辨率地图。这些地图揭示了每个 ODZ 的体积、范围和不同的深度,以及精细尺度的特征。
2.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自动化方法来识别水下鱼类的叫声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和合作者开发了一种自动化方法,可以准确识别鱼类家族的叫声。
俄勒冈州海洋生态系统与资源合作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该方法利用了被称为水听器的水下麦克风收集的数据,并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廉价的方式来了解由于气候变化和其他人为影响导致的海洋环境变化。
研究结果发表在《海洋生态学进展系列》(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杂志上。
3.BBC:为什么Nasa要探索地球上最深的海洋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但其中超过80%的地方仍未被开发。
美国宇航局致力于改变这一点。NASA正在探索深海,以寻找其他星球上的海洋可能是什么样子的线索,并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极端的环境之一中突破科学和技术的极限。这是一项充满奇迹、危险和不小的内爆风险的任务。
美国宇航局位于南加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工程师们正在建造一种名为 Orpheus 的新型自主水下航行器,Orpheus使用高度敏感的相机来识别海底的岩层、贝壳和其他特征,以构建海底三维地图。这种机器人能够找到自己的路并识别它已经去过的地方,“Orpheus是一种门户工具,”深海生物学家蒂姆·尚克 (Tim Shank) 说,“如果它奏效了,海洋中就不会再有你不能去的地方。”
五、涉海要闻
1.2021年全球新船订单量为4,573万修正总吨(CGT)
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Clarksons Research)1月2日发布的初步核实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船订单量为4,573万修正总吨(CGT),其中韩国承接1,735万修正总吨,占比38%,仅次于中国(2,280万CGT,50%)位居第二。
报道认为,韩国船企全年订单量自2018年起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被中国反超。这主要是因为中国2021年狂揽集装箱船订单,韩国则主要承揽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订单,更加注重收益性。
2.中国港口面临新一波拥堵
为避免因新冠疫情在中国造成延误,许多船舶正直奔上海,导致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日益拥堵。
据彭博社1月13日报道,货运代理和专家表示,在疫情爆发后,宁波暂停了港口附近的部分卡车货运服务,船运公司为了避免在宁波遭遇延迟,转奔上海。彭博航运数据显示,许多船只还改道去了厦门。代理公司表示,大量船只涌入上海,导致货柜船的起航时间表推迟了大约一周。他们说,这些延迟可能会波及美国和欧洲。
报道称,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爆发疫情,船舶改道正在加剧中国港口面临的新一波拥堵。在中国春节假期来临之前,对工人和卡车司机的严格检测,正在给本已紧张的供应链造成进一步的压力。
3.澳日签署历史性防务协定并发布联合声明
根据协定未来,日本自卫队可以自由进入澳大利亚进行演习,澳大利亚军队也可自由进入日本领域演习,无需每次都磋商。
此外,澳日两国领导人重申他们致力于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以帮助它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双方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对涉疆、涉港、东海、南海等问题“表达关切”,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就日澳两国领导人会晤时的涉华消极内容,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驻日本使馆发言人1月6日指出,日澳领导人会晤和联合声明对中方进行无端指责,老调重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挑动地区国家矛盾,严重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希望日澳顺应时代潮流,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事,而不是相反。
4.美日2+2会议发布联合声明
美日外长及防长在声明中表示,对中国在东海的行为表达关切。美日两位部长亦重申,强烈反对中国在南海的海权主张、军事化作为与所谓的“胁迫行径”。
对此,中方表示,美日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美日同盟应该真正管好自己的事,而不是总想着针对第三方,更不应损害第三方利益。美日口口声声维护自由开放的印太,实质上却在固守冷战思维,挑动政治对立。
5.法国推动欧盟在印度洋建立"海上协调存在"(PMC)机制
法国武装部队部长佛罗伦斯-帕利(Florence Parly)1月13日在布雷斯特表示,法国正推动从今年开始,通过欧盟国家海军之间的协调在印度洋西北部增强欧洲军事力量存在的构想。
帕利在布雷斯特欧洲防务非正式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法国今年上半年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巴黎"支持从今年起在印度洋西北部建立一个欧盟的"海上协调存在"(PMC)机制。这个机制包括预先协调欧洲各国海军在某一地区的行动,以优化在海上的时间。
帕利还说,欧盟为了打击海盗和非法行为最近在几内亚湾设立了这样的机制。"她说,我们已提醒过大家需要在全球建立更多的海上协调存在机制。"